婚姻众生相,怪事何其多
社会复杂,婚姻也复杂
生活中有不少家庭
离婚后两人仍然住在一起
过着跟以前一样的日子
只是结婚证换成了离婚证而已
一起生活
金钱往来自然无法避免
昨日海沧区人民法院发布了这个案例
和大家聊聊:
离婚后共同居住生活
经济账到底该怎么算?
案情回顾
杨某(男)与肖某原系夫妻关系,两人于2013年离婚,离婚协议约定房产归肖某所有,杨某还应支付婚生子大学期间抚养费每月2000元。离婚后,两人仍共同居住生活,直至2020年杨某再婚搬出。
同居生活期间
杨某陆续通过银行、支付宝
向肖某转账共计30万余元
期间肖某向杨某转账8万余元
杨某主张
其转给肖某的款项系交由肖某代为保管,现其再婚再育又身患疾病,债台高筑,要求肖某返还代管的款项。
肖某辩称
两人并无保管合意,杨某所转款项是用于支付给婚生子的抚养费及日常生活支出,因此转账横跨6年之久且数额较小、转账时间不固定。
法院经审理认为
主张法律关系存在的当事人,应当对产生该法律关系的基本事实承担举证证明责任。
在肖某举证证明存在其他款项性质可能的情况下,杨某应进一步举证证明其主张的保管合同关系存在。
杨某未能举证保管协议或保管凭证等其他充分证据支持其主张,应承担不利后果。
法院经审理认定
杨某与肖某之间不存在保管合同关系
驳回杨某诉讼请求
夫妻离婚后仍共同生活,客观上是为继续维持家庭关系或帮扶一方,存在共同的日常生活支出、共同抚养婚生子女等情形,经济上仍有较为密切的往来且难以区分。但因夫妻关系已解除,两人的财产已非共同共有关系,在内、外部的经济往来中如未明确财产性质易产生纠纷。
本案中,杨某所主张交由肖某保管的款项发生在离婚后共同生活期间,支付上存在长期、多次、转账金额较小等特征,主张成立保管合同关系,但不能举证证明双方就钱款性质的约定,因此承担败诉结果。
来源: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