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律师谈案源:优雅地释放可得性

作者:饶金祥律师 专注疑难复杂诉讼案件

厦门律师谈案源:优雅地释放可得性插图

律师圈子里,独立执业或者拟独立执业的律师们最常讨论的话题,除了法律本身之外,就是业务拓展。毕竟作为自负盈亏的个体,为不特定的人群提供着偶发、低频的法律服务,面对激烈市场竞争时自然会关心案源问题。大部分律师关心案源的有无,小部分则关系案源的优质与否,或者介于两者之间。

曾经在微博上看到某位博主谈及恋爱话题,该博主是为女性,提到一个概念叫释放可得性。个人记住的大意是,美女想要谈恋爱,想要嫁出去,不是将自己锁在深闺人不知,而是要恰到好处地向目标的人群释放出自己单身并且在寻找适合的伴侣的信息,可以是略微主动回应的聊天,一次简单的应约,过程有东方人的婉约,一切在细节中优雅得刚刚好。

看到此处,我忽然拍起大腿,这不也是我们律师在宣传和展现自我价值的时候,应该有的

架势?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营销,房产、汽车、互联网大厂、餐饮等,都需要对品牌进行传播,律师服务也不例外。但是正如公立医院非营利性的定位一样,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也有特殊性,需要遵照监管部门的一些要求,在框架内施展拳脚,要有一定的理性和克制。

我在律师行业内的时间已有数年,见闻也较多一些,知道不少同行的路子,其实颇具野性。工作不分贵贱,律师也一样,普通工种之一,但是有些人可以放下身段,在看守所门口贴着被羁押嫌疑人的家属疯狂旋转,有些人可以不要身段卑躬屈膝,领导夹菜帮忙转桌,有些人可以不顾法纪,茶叶盒里装现金,游走在某种边界线。

事实上,我也一直同意不要把律师描述的过于精英化,如律师垂直生态更为完善的北京上海和广州,高的可以很高,低的可以很低,多数律师还是在基层耕耘,为法律社会的完善日拱一卒。

少数律师可以通过花费数万乃至数十万报名总裁班、加入富人俱乐部等,多数律师还是需要依靠聪明智慧和勤奋劳动,获得市场的正向反馈。

那么就大多数无背景无资源的普通律师,要想破圈,要去超车,是不是必然要在酒桌上一圈一圈喝酒,一张一张递发名片?我听过很多身边的律师同行,说起往昔,眼含热泪,多数也不过如此。

真正有效的社交,不是添加了多少大佬的微信,存了多少大佬的号码。很多年前互联网上流传的一篇鸡汤文,据说出自李笑来,叫《放下无效的社交》,内容拼凑了很多想象的细节,告诉大众一个朴实的道理:

你自己没有可利用的价值,认识再多牛的人,名片、电话和合影再多,在真正需要的时候也无济于事。

我其实对于这篇文章是否出自李笑来,还是他人假借李的名义传播这套说教暗自窃喜,表示怀疑。不过,这个道理也算在理。

律师要想让自己的业务发展起来,首先自己得有几把刷子,要有自己的独特价值。要么在公司股权领域,有较深的理论钻研或者实务经验,可以帮企业主规避股权上的风险及筹划激励方案;要么在财富传承方面耐得住枯禅学得真本事,能够为高净值人群处理好钱的麻烦事;要么在刑事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顽强的抗压能力,能够为委托人抵挡住非法的侵袭,守住合法权益……

作为律师,为了展示自己的价值会有很多约束,一来法律服务特有的知识属性,二来行业监管部门的条条框框,注定了律师不能像脑白金一样在电视、电梯、公交、地铁和大楼外立面的屏幕里大喇叭宣传。释放可得性的操作,是女生固有矜持之下的婉约陈述,而律师也需要婉约地释放可得性。

一些释放可得性不失优雅的方式,如发论文甚至著书立说;如提炼出培训课程对外授课;如蛰伏在团队内通过大量积累成功案例形成口碑;如写文章、办案手记,把自己值得夸耀的地方大大方方告诉潜在的客户等。

通过不断释放可得,告诉潜在的法律服务市场,自己在哪些领域有一定的成绩,可以提供哪些服务,带来何种价值,实现业务的增长,律师职业的发展。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Call Now Button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