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律师是一个最好的职业,同时也是一个最差的职业?

律师其实就是一个高端个体户罢了。

如果我们抛开那些所谓的高大上的工作环境,复杂法律术语,西装革履的打扮,律师其实和你楼底下卖包子面条的早餐个体户一样。

而这些个体户具有的优势以及面临的苦难,和律师其实一模一样。

比如说,个体户的优势在于:

一、时间自由,没有拘束。

楼下的早餐小店,想开门就开门,想放假就放假。

这种工作没什么规章制度,也不用上下班打卡。这就是极度的自由。说白了,只要你不在乎钱 ,你的人生完全可以你做主。

律师也是一样,很多律师之所以很忙,主要是为了忙着挣钱。尤其是做诉讼的律师,就像楼下的早餐店,周末不休息,节假日不休息,累肯定是累,但是这样你才能挣得多。

而我有一些做诉讼的律师朋友,其实在熬过初期阶段,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与地位之后,工作的忙碌程度更多是由自己的来决定。

也就是说,想要多挣钱,那么就多接案子;如果不想自己过的太累,那么就筛选标准提高一些,有一些复杂的案子或者难缠的当事人就决定不予理会。

二、收入上限高,靠技术吃饭。

其实很多小吃店或者貌不起眼的夫妻店,往往收入高到令普通白领咂舌。靠的就是夜以继日的辛苦和独门的技术。

律师行业同样如此,当你在某个领域沉淀下来,钻研专业,积累客户,站稳脚跟之后,你的收入往往会远超当地平均工资。

对于一些在冷门领域钻研的律师,其收入往往会相当吓人,让人意想不到的高。

而凭技术吃饭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你的职业主要依靠于你自己。

就像那句话,成功的律师,不一定都很懂专业,但是假如你不懂专业,你大概率成为不了成功的律师。

在律师行业,掌握过硬的技能,是你一切发展的基础。就如同小吃店中积累多年的独门秘方,你必须要给别人一个选择你,不选择其它律师的理由。

同样,这也意味着你不像体制内的岗位,你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与你没有关系,而是掌握在别人手中。

但是律师也好,小吃店老板也好,你的职业发展,生死存亡,很大概率都依赖于你自己。所以假如你想选择对于自己的掌控感,那么律师是一个很不错的行业。

不过同样的,律师作为个体户,有优点,也同样要面临个体户的困难。比如说,

一、多劳多得,不劳不得。

与上面提到的多劳多得相对应的,就是不劳不得。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个体户,你的收入是没有人为你兜底的。

无论做律师,还是卖油条,你都必须要完成一天的工作,才能有相应的收入。而你假如某天因故无法工作,那么你的收入毫无疑问会大打折扣。

这点和体制内差别很大。体制内,无论你是否上班,比如疫情的时候,你仍然有稳定的收入。并且还有公积金,养老保险的保障。

而作为律师或者个体户,停止工作就意味着停止收入。个体户会面临着房租,水电;律师面临着交给律所的座位费,自己的五险一金。相当于不仅不进,还要出。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律师或者个体户,虽然收入很高,但是仍然缺乏安全感。

这也是很多律师为什么这么看重顾问单位。虽然顾问单位的收入不高,但是一份稳定的收入,对于律师来讲,意义完全不同。

二、二八定律,涝的涝死,旱的旱死。

所谓二八定律,就是这个行业中的百分之二十的人挣走了百分之八十的钱。

比如大家都觉得做早点店,做小吃店,能够日进斗金。这也是很多所谓品牌小吃通过卖连锁店,赚加盟费的基础。

但是实质上,能够挣大钱的小吃店,少之又少。要么有着独特的技术,要么有着过硬的质量。绝大部分店子仍然处于多请一个人就挣不了钱的状态。

大部分能坚持下去,还能挣一些钱的小吃店,基本都是夫妻店。只有从人力成本上进行了降维打击,才能获得这样的结果。

法律行业也是如此,因为先发优势,聚集效应等等,顶尖的一部分律所和律师,垄断了最好的资源,干着轻松的活儿,挣着大把的钱。

而绝大部分中底层的律师,则仍旧挣扎在温饱和平均工资之间。

这在非诉领域表现的更加明显,甚至说九一定律也不夸张。

能够活下来,并且做出一定成绩的律师和小律所,一般是在某个领域打出了影响力,或者具备更加地方性的优势,从而在某个地区立稳脚跟。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律师坚持不过三年就转行,因为找不到合适自己的路,就只能在别人的残羹剩饭里抢饭吃。倒不如进入体制内去拿一份更高更稳定的收入。

总结而言,任何一个职业都有好有坏,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果让我总结律师职业,我认为它更接近于一个投入最低的自我创业项目。

敢打,敢拼,不怕吃苦,想挣钱,那么就选择去搏一搏。如果风险承受能力差,想要寻求稳定,那么法检,法务可能是更加适合你的选择。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Call Now Button法律咨询